便民公告
送礼诈骗高发 小心馅饼有毒 警方提醒不贪小便宜
发布:应县公安局    时间:2017/2/21 9:27:45
    只要给了快递费就能领取充电宝;扫码添加微信号,就可获赠移动电源、自拍杆、水杯等小礼品很多以“送礼品”为噱头的电信诈骗屡屡出现。针对这些问题,警方提醒市民,莫要被天上掉下的“馅饼”所骗。

  案例一 假银行员工 送假礼骗走298元

  某市张先生前几天遇到一件奇怪的事,他接到了某银行以“9”字开头的客服电话。对方表示,张先生是该银行的贵宾客户,为了答谢他,该银行准备低价卖给张先生一块“太阳能充电宝”和一张面值300元的手机充值卡。这两件礼物均是货到付款,连充值卡都可以充值以后再把钱付给快递员。一开始张先生还不相信,但对方准确地报出了张先生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码,他才将信将疑地把家庭住址告诉了对方。

  两天后,“快递员”果真将“礼品”送到了张先生的家中,张先生按照充值卡上的提示进行了充值,并收到了“话费充值成功”的短信,于是便支付给快递员298元的费用。可是,张先生发现充值卡中的话费始终未到账,他通过联通客服查询后发现,根本没有充值记录。另外他还发现,那块所谓的“太阳能充电宝”其实就是一块“塑料壳”。“我发现这就是让我花298元的一个骗局,虽然损失不大,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张先生又回拨了“9”字开头的电话号码,却再也拨不通了。

  此后,张先生又电话联系了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该银行从来没有推出过送充电宝和充值卡的活动。客服经理称,银行方面偶尔会有回馈贵宾客户的活动,会将礼品邮寄或通过客户经理直接送达的方式交给客户,但在此过程中,银行方不会向客户收取任何费用。当有涉及收费的活动时,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告知用户到有运营资质的营业网点或指定官网办理,不会出现上门收费的情况。

  案例二 街头扫描二维码 被骗四万多元

  某市王先生取钱时,发现卡中4万多元不翼而飞。不知所措的他赶紧到银行查询,却发现自己的钱在京东、快钱等电子商务平台上消费了43665.86元。其间,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开通了短信提醒。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早已开通短信提醒的王先生却没有接到一条消费提醒信息。

  经过回忆,王先生想起来,事发当天,他和妻子在商场逛街时遇到一名男子在做扫二维码送水杯的活动,妻子用他的手机进行了扫码。此后,他通过微信绑定的银行卡便开始有向外转账的记录。警方检查王先生的手机发现,事发当天,他的手机曾多次向一个深圳的号码发送可疑乱码短信,还有以“湖北省交警”、“苏宁云商”等名义发送的网址,同时手机还在后台下载了多个可疑程序,当天晚上他的账户就发生了盗刷事件。原来骗子通过二维码导致王先生的手机中毒,进而从王先生的账户中进行转账。事后,王先生报警并通过银行对账户内的钱进行了跟踪。

  某市市民陈女士也有和王先生相似的经历。她网购了一件500元的毛衣,在购买时,陈女士被网店告知扫描二维码可返还100元红包,她随即扫描了店方提供的二维码,但领取红包的界面并未出现。不久后,陈女士的银行卡出现了被盗刷的情况。经警方调查,陈女士的银行卡被不法分子盗刷的原因是,她扫描的二维码中含有木马病毒。

  警方提醒

  一、及时拨打官方客服咨询

  骗局里所谓的快递费、手机卡充值等费用其实都是快递的“代收货款”业务,只要消费者稍加留意并向快递员咨询便能识破骗局。因此,警方建议,消费者遇到类似来电时,可以先问清商户和活动的名称,挂断后再主动拨打该商户的官方客服电话来进行确认。

  二、软件检测二维码安全

  许多网友在扫描二维码或接收别人发送的文件后,都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消费。警方对此建议,手机用户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一定要在正规店面、官方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扫描,或通过官方网站下载APP、关注公众号。此外,手机用户在扫描二维码之前,尽量通过手机卫士安全扫码检测二维码安全性。

  三、谨慎对待极低价商品

  虽然犯罪分子机关算尽,变化不同的手段实施诈骗,但只要广大群众不轻信意外获利,不贪小便宜就可以防止电信诈骗的发生。对于网络上的半价、价格低得出奇的商品要慎之又慎,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蒙受损失。